裝修過程小心被這些“隱形消費”宰
yunzhw.com262次查看云裝小李
【導讀】裝修完如果不出“大”的問題就向南天門磕頭吧。準備裝修的人,看著市場上五花八門的材料就暈。如果再被裝修公司一忽悠,就更找不著北了。10年內我裝修了3套房子,每次裝修都得扒一層皮,到現在我也沒弄清楚里面的水有多深
裝修完如果不出“大”的問題就向南天門磕頭吧。準備裝修的人,看著市場上五花八門的材料就暈。如果再被裝修公司一忽悠,就更找不著北了。10年內我裝修了3套房子,每次裝修都得扒一層皮,到現在我也沒弄清楚里面的水有多深
前面的內容涉及宰人的裝修公司
裝修公司的宰人方法
1.低價誘惑:一些裝修公司的報價很低。比如100平方米的房子,報價一般是連工帶料4到8萬元,但同樣的設計方案、材料,有的公司只報3萬元,或者“299元/平方米、310元/平方米”。這種價格看上去很誘人,但報價單上寫得很簡單或含糊不清,比如只報單價、材料的品牌,而不報材料的具體型號、施工工藝。然而,真正決定價格的正是型號、工藝。所以,這種報價應該被稱為“誘惑”。
2.套餐誘惑:很多裝修公司提供“套餐服務”,服務規定:主材(如瓷磚、地板、櫥柜、潔具、門)只能在他們提供的范圍內選擇。
由于是大規模采購,所以他們能降低成本。如果預算低,不在乎家里裝得“沒個性",這種套餐是很劃算的。不過,如果你在選擇建材時發現沒有自己想要的(那些建材可能是已被淘汰的品種,或劣質產品,或款式太少),提出要更換材料,那就等著被宰吧。
3.追加費用:裝修公司在簽合同時故意漏項,正式開工后,業主才被告知:合同中的費用不包括門窗上膠,或吊頂后的支架,或衛生間瓷磚的防水,或水電路改造,或垃圾清運......所以要“加餐”。
這些追加的費用一般不是一次提出來的,而是工程每推進到一個環節時才“浮現”出一層。遇到這些情況,99%的業主都沒有有效的自我保護辦法,只能被牽著鼻子走,少則追加幾千元,多則追加幾萬元。
4.以次充好:裝修中所用的建材有幾百種,其中每一種都有很多的品牌、型號、規格,幾乎沒有一個外行人能在幾個月內全面掌握數量如此龐大的信息。所以,裝修公司、工人們即使拿著劣質建材來你家,聲稱是優質建材,并當著你的面使用,你也發現不了,而且還對對方說“謝謝”。比如報價時說墻面用“立邦漆”,但立邦漆有N多品種和規格,報價單上并沒注明。另外,假的立邦漆很多,報價單上也沒注明是否用假貨。
工人的宰人方法
1.隱蔽工程:水電工程、泥瓦工程、木工工程、油漆工程中,都會有一些工程被后來的工程“蓋住”,業主在最后驗收時無法發現前面的工程所用的材料、施工的質量。拿墻面漆來說,一般都說是“一底兩面",即底漆上一次,面漆上兩次。但大多數工人都沒上底漆,業主如果不是內行人是絕對看不出來的。直到使用后才會發現:墻面慢慢出了問題。
2.偷換材料:很多工人都是“趕場子”的,即同時到多個工地工作。業主當然不可能看著每個工人的每個舉動,所以經常出現的情況是:業主買的三角閥沒安裝,但最后驗收時也沒剩下。如果業主很較真,堅持要弄清楚這個問題,工人可能會“拿錯了”,然后“從另一個工地里把三角閥找了回來”。
3.恐嚇刺激:有的工人會說:“這個材料最好用XX型號的,貴是貴點但耐用。若使用OO型號的,壞了別說我沒提醒你?!甭牭竭@樣的建議,有多少人心里會有底呢?尤其是對裝修一竅不通的人,為求安心只得照辦,但最后算賬時發現心痛。
4.推脫責任:大多數設計師都是搞“藝術創作”的,而不是戰斗在一線的實際操作者。當天馬行空的藝術設計被落實到施工現場中,很多是無法實施的。此時,包工頭或工人會抵制設計師的設計?;蛘咴O計師弱勢,控制不了工人,而工人又強勢,那么即使設計師的設計很合理,工人也可以抵制。不論誰控制誰,最終為此買單的都是業主。